比尔•利普舒茨,在《新金融怪杰》一书中,杰克•施瓦格把比尔•利普舒茨形容为萨洛蒙兄弟公司最大与最成功的外汇交易员。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利普舒茨的单笔交易金额通常都高达数十亿美元,获利也经常是以千万美元计算。根据施瓦格的估计,利普舒茨任职萨洛蒙兄弟公司的八年期间,他个人创造的利润就超过五亿美元,相当于八年期间每天平均获利为25万美元。担任萨洛蒙兄弟公司的外汇交易主管。目前,他是哈瑟塞奇资本管理公司的懂事。
读书笔记
个人交易者的优势
当然,大多数交易者并不是在大型投资银行工作。绝大部分的交易者都是利用空闲时间,偶尔尝试几笔交易。相形之下,个人交易者是“戴维”,投资银行是“巨人”,前者欠缺后者的基本设备、后勤人员、研究条件、最新的资讯系统、分析软件与硬体,同时也欠缺同僚竞争的环境。可是,戴维也具备一些巨人所没有的优势。为了在市场上有效击败巨人,个人交易者必须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
优势1:不需勉强进行交易
不舒服,但获利机会较高。这就是拒绝交易的优势。如同比尔解释的,个人交易在这方面占据的优势显然超过投资银行的专业交易员,后者必须应付上层主管的监督。
“如果你在大型机构担任交易员,大概很难说;‘今天的行情看起来不太对劲,还是看报纸吧’,因为老板可能早过来说:‘你不交易,看什么报纸?’事实上,如果交易员能够减少50%的交易次数,通常都可以赚更多的钱。”
“一年250个交易日,假定你每天都进行一笔交易,你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吗?结果,关键的交易只有五笔,三笔交易的看法完全错误,让你赔了一屁股,两笔的判断完全正确,让你赚翻了。剩下的245笔交易都无关紧要——小赚小赔。很多情况下,根本不适合进场,但你勉强进行交易,结果只能期待解套出场,稍微不留心,你还可能建立一个胜算很差的部位,结果造成重大损失。真正的胜负决策只有几个。”
“务必了解‘场外观望’的效益,结果没有适当的行情,结果没有胜算高的机会,就不要勉强进场。整个交易游戏的关键就是持续掌握优势。赌注必须押在胜算高的机会上。如果始终把握这个原则,你就可以领先,当然毁灭性风险也必须足够低,不至于因为三、两笔连续亏损而被三震出局。所以,假定你在大机构担任交易员,如果某个人老是盯着你说:‘你不照顾交易部位?难道你该看报纸吗?’正确的回答是‘正是如此’。可是,管理阶层恐怕听不进去。”
优势2:决策控制程序
如果你操作自己的资金,你说怎样就怎样。一切的决策都由你控制。同理,如果你不是场内交易员而从事代客操作的业务,只要客户都是个人投资者,那还是有相当大的挥洒空间。
“个人投资者不会每天打电话来烦你,因为他们根本不在意你持有什么部位——做多、放空或空手。不论在哪一方面,你都是唯一的决策者:交易什么、何时交易或是否交易。我之所以微笑,因为就象你一样,我踏入这个层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操作自己的资金——你、我或你准备访问的每个交易员——我们的绩效在某个时候都是480%、200%、80%或某特定的水准,那就绝对不可能成功。”
按照比尔的说法,如果你能够充分掌握交易决策,操作绩效应该很理想,或许优于银行的专业交易员。如果个人交易员不能达到这种绩效水准,一旦有人盯着你的时候,那就难了。
优势3:资讯
个人投资者掌握的资讯越来越多,他们在这方面已经不会落在专业交易员的下风,甚至处在相同的地位。所以,严格来说,谁也占不了资讯的优势。
“就1997年的资讯传递速度来说,已经没有人可以充分消化。没有人可以首先取得资讯。某个人坐在堪萨斯小镇的客厅看电视,他取得资讯的速度不会输给盘房内的交易员。十年之前,因为我在萨洛蒙,因为我掌握资讯科技,优势显然超过绝大部分的人。我的住处也有路透社与德勤资讯的设备,纽约仅有少数交易员能够办到这点。现在,这一切都太普通了。”
“我希望家里也装备资讯系统,否则就必须象其他交易员一样,通过伦敦的同事询问当时的行情,对于我来说,这相当于取得第二手资讯。所以,通过家里的德勤资讯系统,我随时可以工作,随时可以掌握行情的发展。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取得这类的资讯,专业交易员的优势已经不存在。”
优势4:弹性与敏锐性
我们都知道,庞然大物很难灵活调整,这可以由物理学的惯性定律解释。交易领域内也有类似的法则,这是“戴维”掌握的优势。
“身为‘芝麻绿豆’,你可以很快调整公司的导向。许多小公司都同时操作许多市场。举例来说,如果某个市场突然出现交易机会或进行结构性变化,大型机构恐怕很难立即反应。公司的规模越大,橡皮图章越多,调整越耗费时间。这就是大型机构的特点。”
交易员必须观察整体产业的变动,就如同可口可乐的总裁必须留意整个软性饮料市场的变化。所以,当法令修改或发生其他结构变化,你比较容易调整产品或变更市场。在整个交易生涯里,这种优势或许只能运用一次,但还是值得铭记在心。
优势5:压力
小型交易者的命运完全操控在自己的手里,相对来说,通常不会屈从他人的压力。可是,这未必是绝对的优势。
“相对于专业交易员来说,个人交易员比较没有受人监督的压力,没有人紧盯着你说:‘你必须做这个或应该做那个’。可是,反过来说,也没有人随时叮咛你应有的规范,例如:‘你必须立刻认赔,这个部位太大,那个部位太小’。这可能是一项负数。身为个人交易员,没有一位利害攸关的主管为你提供建议。你可能会说,‘这是一笔很棒的交易,我要坚持’,但在大型机构中,通常会有一位热心的主管告诉你,‘这个部位没有问题,那个部位太大了,你的损失已经太严重,你必须出场。’”
因此,身为一位个人交易员,你必须体会外部压力的正面效益(例如:强制性的规范),所以你必须培养自律精神。
----------------------------
走进外汇高手世界:比尔·利普舒茨
同股票与期货市场相比,外汇的历史尚短,但其中不乏交易高手,在盈利方面能与股市老手们不分伯仲。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高手的世界,看看他们是如何创造财富的。
比尔·利普舒茨
今年刚刚36岁的比尔·利普舒茨,主持索罗门兄弟公司外汇部已近10年,为该公司赚取了五六亿美元的巨额利润。这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被华尔街称为"外汇苏丹王"。他进单的规模之大令人咋舌,一次进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是家常便饭。由于他的出色成就,辅之以索罗门公司的财力,他主持的外汇部在全世界上百家银行共有800亿美元的信用额度,每年从外汇市场赚取的利润数以亿计。
有趣的是,利普舒茨刚开始做外汇时对外汇市场的了解几乎等于零。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他借助本公司在华尔街的声誉和实力,几年之内闯出一片新天地。
利普舒茨原本是学建筑的,但读研究生时对股票期权产生了兴趣,干脆同时选修了工商管理硕士的学位,毕业后被索罗门公司录用。该公司管理得法,任人唯贤,经常破格选拔人才。1982年费城交易所新开外汇期权交易,当时外汇部只有利普舒茨做过期权,所以他被委任负责这一业务。利普舒茨在同事的协助下建立了一个关系网。
信息的灵活运用
他认为做外汇主要靠消息灵通,赚大钱的都是被银行同业所接受的人。大户的动向影响市场,一些重大消息得到得早也能赚钱。当然大部分消息是公开的,关键是看如何分析。信息的运用要灵活,要看市场的反应。利普舒茨认为德国统一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最能说明问题。当柏林墙倒下时,市场的情绪是,这下子大家都要把钱投到东德去,所以马克要大涨。过了一阵子市场意识到,德国统一后要吸收东德尚需时日,所以把钱投进去不明智。
市场是如何改变看法的呢?无非是德国总理科尔的一次讲话,美国国务卿贝克的一句评论,东德的高失业率,以及东德人对西德的过高期望,等等。投资界开始意识到重建东欧谈何容易。等这种想法占了上风后,马克便开始大跌。实际上很早就有人持这种观点,但市场走向往往取决于某一个时刻市场的焦点。这就需要同市场的参与者通气,并非每个人都往一处想,但大家的注意力是可以觉察得到的。比如某一天市场关注利率差,第二天又强调经济增长。
人际关系的处理
有一个具体例子可以看出利普舒茨处理人际关系的功夫。他做期权遇到对手因疏漏来求情时从不心慈手软,一定要对方执行合约。但有一次例外。那天他发现费城交易所一位外汇交易专员报价比市价明显低100点。他去询价,对方报价照旧,他立即买进50张合约。接着他又要求对方再报价,结果还是一样。他客气地要对方再核实,答复是照旧,他连续又吃进250张。另一家大公司发现这一错误后也吃进了好几百张。
过了一会儿利普舒茨再去问价,那位粗心的专员依旧没有察觉。利普舒茨便问他1000张单卖不卖。这下子对方吓坏了,一查才发现自己完蛋了。这时候利普舒茨手下留情,告诉他除了头50张单外,其他一笔勾销,对方感激不尽。利普舒茨事后解释,他完全是出于长远利益考虑。
当时费城交易所刚开展外汇期权交易不久,若把专员杀垮,这一新市场可能也会夭折,当时索罗门公司也没什么好处。多年后那人成了一家大户的首席现场交易员,给索罗门公司提供了很多便利。而当时趁火打劫的另一家公司事后坚持要对方兑现,多年后在费城交易所时常遇到麻烦。在现货市场也经常有报错价的,按常规只要你让对方核实对方仍报错,那就不能悔改了。
把握时机
利普舒茨印象最深的一次交易是1985年9月。7个发达国家举行首脑会议,确定了让美元走弱的政策。当时他正在意大利撒丁岛度假,对7国高峰会议的消息一无所知。
以前美元一路走强时各国中央银行曾多次干预,但却徒劳无益。因而这次一开始也没引起多大反响。利普舒茨打电话给公司,得知了这一消息,当时他的助手安迪生病在家。他赶紧给安迪打电话。等新西兰市场(每天最早开盘)一开盘,安迪便进场抛了6,000万美元。
当时对于新西兰盘来说这不是个小数目。许多银行对高峰会议的影响没有把握,市场几乎没有交易量,买卖差价达200点(正常情况下为10点左右),安迪照进不误,6,000万美元抛出后市价已经到600点开外了。利普舒茨干脆接通一根24小时电话线,与安迪以及交易所直线联系,又做了大量外汇期权。那一天索罗门公司外汇部是大丰收,净赚500万美元,相当于外汇部全年收益的25%。
冷静对待 风险控制
利普舒茨有一次差点翻船。1988年秋,外汇市场本来风平浪静,突然有一天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到联大大谈裁军问题,市场理解为美国也可随之裁减军备,削减赤字这对美元有利。美元在纽约盘开始上升,很快就涨了1%。索罗门公司这时有30亿美元的卖单在手,情况危急。1%涨幅等于3,000万美元亏损。那天正好是星期五,市场交易量不大,他想砍单出场很困难。
他决定再抛3亿美元,试图压住美元的涨势,等拖到周一日本盘开市后再平单出场。谁知外汇仍然猛涨,很快索罗门公司的损失就达到9,000万美元。利普舒茨赶紧向总裁汇报。总裁在问明情况后鼓励他沉着冷静,按计划去做。周一日本盘开市,美元果然开始下跌,他耐心等到欧洲盘平单出场,最后死里逃生,只损失1,800万美元。事后,利普舒茨深刻反省,认为自己错误地估计了纽约市场的流动性,使局势失控。幸好后来处理得当,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利普舒茨自己还有过一个私人帐户,是他祖母留下的一笔遗产,共12,000美元。他做期权4年内赚到25万,但一次不小心全部赔光。那是1982年9月,他利用股市下跌倒垒金字塔本来赚了很多,但赶上9月23日股市见底,接着便大幅反弹。由于进单量过大,3天之内他便全军覆没。那次教训第一使他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第二使他分清公私,集中精力为公司赚钱,因而有了后来的成就。
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银行主要靠吃买卖差价赚钱。美国花旗银行做外汇最成功,每年大约赢利3、4亿美元。如果只吃差价,自己不进单,那么可以赚6亿美元。花旗银行自己不承认这一估计。银行还有一个赚钱的途径:每次有大客户进单,它跟在后面尾随,立刻就能赢利。这在期货业是违法的,但在现货市场却是允许的。
利普舒茨认为,交易高手既要聪明,又要勤奋。干别的行当,聪明人或许可以投机取巧,笨人可以以勤藏拙,但做外汇既要有天赋,又要加倍努力,有人到公司常问他应该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利普舒茨家里连床头都安有电视显示器,以便随时观测价位,了解行情,另外直觉也非常重要,利普舒茨梦中都不忘外汇市场。
有一次他梦见第二天公布的贸易赤字数字对美元有利,美元大幅上涨。他先梦见新的外贸数字,又梦见上月的修订数,接着又梦见自己进场买美元,价格连续上涨,上了一个台阶后他又买一批,再上一个台阶他又买了一批,破了第三道关后他本来要出场,结果决定又买了一批。第二天外贸数字出来与他梦中的数字一模一样,后来汇市的走势也跟他梦见的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他一张单都没进。事后他解释,真正的感觉是要以市场分析为依据,凭梦做单是靠不住的。
投资几个年头。也是比较信佛,相信缘分,命里缺金的投资者不在少数,其实缺的是一个贵人。我相信,你能看完这么多字,就是缘分。投资也是如此,多半看缘分,如果你相信缘分,相信我可以用心为你做点什么,喜欢投资的你可以试着和我交流一下,没有谁能陪你走到天涯海角,也许哪一天你就需要我了呢?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asia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