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大环境下的外汇发展之路探讨

avatar
· 阅读量 103,637

国内外汇大环境萧条持续一年有余了,虽然高层政策层面屡屡有金融新消息出来,但是貌似都与外汇、与零售没什么关系,我们常见的更多是某某平台跑路了,某某盘子暴雷了,某某人进去了。

这是一个行业的寒冬期,虽然是夏天,但是行业很冷,冷的已经冻死很多人。不过也有好处,把行业打酱油的人清理清理,现在还留在行业内的要不是有实力的(有钱可以撑),要不就是有情怀的。

那么留下来的,后面要怎么办?留下来的肯定还是想把行业做好,做大,这里还是需要做资源整合,并且得有一个好的模式。今天这里就先不提媒体、培训等这些行业支持板块了。

第一个外汇券商,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台,虽然已经死掉很多,撤掉很多,但是留下来可以合作的依旧很多,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了,所以券商这块也不讨论了,并且券商有很大的风险,竞争也大,属于一片红海,不建议往这个领域去扎堆,当然,如果有特殊需求那另议。

第二个是IB,IB是平台的延伸,链接平台与投资者,也有一定的风险性。IB主要帮助平台开发客户,赚取交易佣金,政策风险是一方面,开发的零售散户基本上都是韭菜,佣金能够赚多少这个不一定,但是散户基本上都是大幅亏损甚至爆仓离场的。陌生人也就算了,熟人可影响后续关系呢。

第三个是技术提供方,跟单,大数据等等,只要行业在,技术是可以做的,就看怎么做了。

第四个是交易者、资管团队(公司),交易者形形色色,大部分是韭菜,但是不排除有个别交易高手存在。目前还活着的资管应该没什么打酱油的了吧,除非是想搞事情的,这个笔者之前一篇文章分析过。能够做资管的肯定有一定的交易盈利能力,笔者认识有几家资管公司管理的资金规模都已经过亿,这个版块还是有空间的。

第五个是客户,还没有进场的,尤其是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待开发的大客户,他们不排斥外汇,只是鉴于外汇市场的形式,在观察。

其实现在缺一个主体,利用好的模式,把几者串联起来。这是今天笔者探讨的重点。

如果是某海外持牌的资产管理公司出面,以笔者有限的知识经验认知,最好是香港九号牌持牌机构,合作跨平台跟单技术方,先把客户与优秀的交易员链接起来,这一块参考myfxbook(https://www.myfxbook.com/)。

笔者知道myfxbook已经至少五六年了,但是国内外汇市场熙熙攘攘,myfxbook从来没有进入中国,恕笔者了解有限,至今不清楚myfxbook的股东背景是怎么样,他们的网页上也没有写(myfxbook和很多经纪商有过合作,例如FXpro,XM,经纪商的高层应该了解)。跟单社区除了MQL5这个迈达克官方的,做的最好的笔者认为就是myfxbook,他们对信号有严格的筛选机制,谁都可以把账户绑定上去做数据统计或者展示,可以选择公开还是不公开,myfxbook支持差不多小一千家经纪商,具体数据没有去数过,但是要做信号必须先满足他的系统要求,如下图:

萧条大环境下的外汇发展之路探讨

笔者绑定了5个账户,只有中间一个账户过了系统这一关,然后可以申请,申请的时候再给自己的交易策略做一定的描述,如下图:

萧条大环境下的外汇发展之路探讨

这个环节只有英文,至今不支持中文,英文好的大概看一下,具体的不一一翻译了,就是myfxbook对于信号有严格的要求的,提交之后,人工审核,约一个星期给回复,有邮件过来的,如果被pass,会具体说明原因的,哪一个版块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所以,笔者进入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接触跟单七八年,myfxbook的信号是最稳定的,其他跟单社区的信号有如走马灯一样的在换,myfxbook笔者关注的几个,基本上都还在。所以它的信号不多,但是质量不错。

 

不过吐槽一下,myfxbook没有完全的中文支持,只是网站的头和尾大的框架做了汉化,使用起来有些别扭,另外myfxbook的数据统计展示做的差点意思,不够清晰明了,远落后于MQL5。

 

myfxbook的模式是客户指定合作经纪商开账户(之前合作的有十家左右,写此文的时候没有特意去查),跨平台跟单,当然这个技术很成熟了,一千美金起跟,加点差了。给信号源的收入是跟单客户每成交一手给0.5 pips,但是注意,盈利单给,亏损单不给。myfxbook做了一个示例:

  • You have 250 subscribers.

  • You make on average 100 trades per month.

  • 65% of your trades are profitable.

  • Total volume of all subscribers is 80 lots.

  • Value of 0.5 pip is $5.

  • Your income is: 80*0.65*100*5=$26,000

 

 

累积这么多客户还好说,国内followme很多信号都可以达到,不过这么多单量是否能完成笔者就没有去和followme深入探讨了。按单量来给信号源佣金,这是唯一的利润来源,笔者感觉有点欠妥,很可能信号源为了提高收入刷单,而做的越多错的越多是行业共识,尤其点差还增加了。

对于myfxbook来说,经纪商的广告费是一个方面,跟单佣金是一个方面。广告费不议,很正常的商业行为,信号做的单量越高,操盘手与myfxbook、经纪商的的收入才越高,而客户并没有佣金方面的收入,所以myfxbook虽然帮客户做了信号筛选与风控,但实际上并不是完全与客户站在同一个利益链上。

笔者至今认为,跟单是一个很好的模式,让零售客户可以迅速的入门,这个是股票市场、期货市场所不具备的优势。

如果由一家海外持牌的资产管理公司来承担myfxbook的角色,合作一个跟单技术公司(或者自有技术),在中国市场筛选好的信号源,我相信是可以筛选的出来的,但是要和客户和交易员站在同一个利益链上,还是要分润,做出利润来,大家皆大欢喜,如果交易员做亏损了,公司和交易员就没有利润,这样才能让客户放心的相信公司是在为客户服务。

然而跟单只是跟单,只是一个让客户可以入门的工具,体验体验,客户真要大资金进入这个行业,再走跟单,就不靠谱了,笔者17年写过一篇文章,简要分析过这一块,跟单策略问题以及EA做资管是否靠谱,(笔者微信公众号17年10月份)之后就是进入资管领域,这才是一个大的蛋糕,鉴于目前国内外汇政策没有开放,就是海外发行基金,几个月前有另外一篇文章,海外基金必是外汇资管的最终极大资金来说,跟单与交易员直接操盘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仓位、风控,不是跟单平台就可以完成的,后面还涉及到经纪商的市场深度,这是另一个细节话题,这里不展开。

这样,公司就是一个基金管理人,后面是发行主动管理还是结构化的,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定,海外基金完全合法合规,规避了所有的法律风险,前期的跟单,让客户先体验,高净值客户,很多在海外都已经有资产了,那么基金在海外发行、募集、操作。优质的信号源都是潜在的基金交易员,这同时也是交易员的最终梦想。笔者就有国外的朋友在myfxbook上,有海外的对冲基金找到他进行合作。

myfxbook之所以没写运营主体,不排除也是这样一个角色定位,背后是一家基金公司。这是笔者的一个猜测。

海外持牌公司,资金实力、人才、资源必须得有,把这个项目做起来,得烧点钱的,烧多少,看实际情况了。人才要有,精通外汇的方方面面的。资源要有,光把项目搭起来,没客户一样要死,销售渠道也得强,或者在国内有良好的渠道关系,这里不细说。

或者先由一个团队把项目做起来,借壳发行,也是一条路。

后期的基金发行、基金管理、基金销售更有想象空间。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asia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