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的策略那么少?

avatar
· 阅读量 4,994



为什么好的策略那么少?





记得有一次,深圳的某技术交流会中,一位长期寻找投资策略无果的朋友向我抱怨一番,围绕的无非就是这句话:为什么好的策略那么少?


我当下安慰他,市场就是这样,永远只有小部分人赚钱,大部分曾经盈利的策略最终落下亏损结局,都有当中的原因,要么受策略条件所累,要么用户太多导致判断偏差,你选择策略应该考虑避开这两点的局限性。


这位朋友听完似有所思,还没等交流会结束就匆忙离去。最近又打电话过来,说上次见面回去反复思考,才发现过去选上的那些策略都避不开这两点,但怎么做?


策略逻辑自然不能明说,但设计策略考虑的问题,倒可以详细讲一下。策略的问题,又岂止两点,说几日几夜也说不完,只是对话之间的强行归纳,倒也更为深刻。


在策略好坏上追逐的,不止是投资人判断策略的误区,也是不少交易员的误区,就策略判断方面,思路是共通的。




【为什么好的策略那么少?】


这要先定义,什么叫“好”,因为大部分人在“盈利”、“回撤”、“好”、“坏”这几个字眼里拿捏不准。看似是取舍的平衡问题,又涉及知识经验的分析维度。


首先,好的数值不等于好的策略。


在交易技术被用作营销包装的时代,有的人会用最流行的两个数据带代表策略质量,胜率和盈亏比。这两个数据的意义是什么呢?


胜率=盈利单数÷总单数

用单数计算的数值,换言之,只要9单盈利10美金,1单亏损10美金,胜率就能达到90%,但一毛钱也没赚到。


盈亏比=盈利单金额÷亏损单金额

这个要比胜率稍微靠谱一点,但也仅仅是一点。毕竟是赚钱了,账户和数值都体现是盈利的,但数据只是策略的片面投射,而不能用来描述策略。假设这个盈亏达到了2,其实什么也说明不了,你只是不知道一个盈亏比达到2的策略背后,有多少个1左右徘徊的设置而已。




【幸存者偏差陷阱】


为什么好的策略都是别人家的策略?从营销角度,所有人都希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这点无可厚非。但是,市场那么多,总会有的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制造“技术优势”的假象。而最常见的就是多个账户不同设置,活下来的就作为宣传,更甚至有些多账户之间对赌刷单,活下来的账户变成了神作。所以,会有几个关键的内容,是绝不能遗漏。


1、提供实盘演示或试用模拟盘托管

所谓的“真金不怕红炉火”,好马不是靠伯乐吹的,得会自己跑。


2、做单细节是否与对方所说的一致

说好的回撤能否演示表现一致;做单手数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利用复利造业绩;策略类型是否与描述的一致。


3、持仓时间是否异常

有的策略为了获得好的胜率和盈亏比,个别的单刻意不止损,总体数据很漂亮,但会导致个别单持仓时间特别长。



4、合作是否指定平台

信誉不好的平台可能存在各种猫腻,包括但不限于编造交易数据、用模拟盘伪装成实盘,就更不用说日常的信号质量和滑点问题了。而正常的技术方一般是接受使用不同的平台的。




【用逻辑看逻辑,用策略辨策略】

用策略辨策略

看交易策略,第一时间并不是看数据,而是要先搞清楚,这个策略是否适合自己。


投资人普遍需求的策略类型有:趋势、马丁、刷单(其他细分属于这几种的亚类,这里不另做介绍)


趋势:每单止盈止损,有严格的风控准则,持仓时间管理清晰,收益率不会太高,普遍年化是20%-40%,对应的回撤应该是5%-10%,往再上属于重仓或者复利的效果,风险已经改变了。


马丁:很多人纠结马丁的回撤问题,其实大可不必。任何策略都会回撤,以前面的趋势为例,5%回撤对应的是20%收益,我们不妨假设年化100%的马丁策略,你是否允许25%的回撤即可,剩下的就看过去达到25%回撤多少次就可以了,最终还是个比例游戏。


刷单:刷单的手法比较多样,其中对锁刷单听闻已经被部分平台禁止了,剩下的网格类和马丁类,风险可能比单纯的马丁还要高,比较适合的是剥头皮,但也是部分平台可能禁止的问题。刷单要关注手数和回撤的关系,但因为不稳定因素较多,不能按一般策略计算,属于经营性质的策略。





所以,回到原来的问题:为什么好的交易策略那么少?从数据上筛选策略是属于倒果为因,这个问题也是如此。只有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收益率?风险接受程度?获利模式?),选择对应的策略类型,才到用数据体现的时候。




转自:汇智者

作者:BILL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asia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