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晚在北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在此次视频会晤上,习近平强调,2021年即将到来,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应该展现担当,积极作为,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处分歧,携手育新机、开新局。协调抗疫行动,共促经济复苏,对接发展战略,加快绿色发展,推动多边合作。中欧投资协定将有力拉动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欧两大市场的重要贡献。
协定会带来哪些利好?
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詠箑在当晚举行的新闻吹风会上表示,中欧投资协定致力于制度型开放,协定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市场准入的承诺,通过市场准入的承诺,将为中欧双方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此外协定还包括公平竞争规则,可以为双方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其中,在市场准入方面,中欧投资协定采取的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而且中方首次在包括服务业和非服务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以负面清单的形式作出了开放的承诺。李詠箑强调说,欧方也在协定中对中方承诺了较高的市场准入水平。双方的市场准入承诺也不仅限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了促进和便利投资,协定中还有专门的条款允许与投资有关的外汇转移,并且对与投资有关人员的入境也做了规定和承诺。
在公平竞争规则方面,协定立足于营造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双方在协定中欧就企业补贴、透明度、技术转让、标准制定、行政执法、金融监管等与企业运营密切相关的议题达成了共识。
李詠箑表示,“总之一句话,协定将会为中欧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30日透露,对愿意与中国商签自贸安排的经济体,中国的立场是开放的。我们将继续推动有关自贸协定的两方面工作,一是关于新的自贸协定安排,比如中日韩自贸协定等,二是对已有自贸协定的升级。
就媒体“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结束,美国政府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的提问,高峰表示,美国的反应问美国政府比较合适,中方对于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立场是一贯的,中方始终认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表示,这肯定是一个双赢的协定。中国的最大本事就是到处搞双赢,搞共赢,用不断拓展互利合作来代替历史上崛起大国的危险扩张,这样滚雪团式积累中国的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协定谈判2013年正式启动,至今经历了35轮谈判。目前,欧盟是我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11月,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资1179.8亿美元,累计设立投资项目数量超过3.8万个。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疫情没有动摇欧洲企业对华投资信心,89%的受访欧洲企业愿留在中国,2/3的受访欧企将中国列为前3大投资目的地,德国大众、巴斯夫、宝马、安联保险等欧洲企业持续加大在华投资。
12月30日,国内期市收盘涨跌不一,油脂油料涨幅居前,豆二涨近3%,菜粕、豆粕涨逾2%;黑色系跌幅收窄,但铁矿石、焦煤仍跌逾3%;有色飘绿,沪镍跌逾2%,沪锌跌近2%;此外,玉米涨逾1%,继续刷新高。
消息快讯
1、伊朗ZPC一套165万吨/年甲醇装置因限气问题停车,另一套165万吨/年装置开工6-7成。伊朗Bushehr 165万吨/年甲醇装置目前半负荷运行。此外,伊朗麻将Marjan 165万吨/年甲醇装置已于上周末确认停车,开始为期至少一个月的停车检修。
2、产区红枣原料货源陆续售罄,目前剩余量零星,加上品质参差不齐,卖价高低均有,看货定价为主;内地销区市场待售货源较多,加上节日影响,卖家出货积极,拿货客商采购热情一般,多是随买随销策略,导致走货情况一般,行情提振不显。
3、阿根廷降雨情况依然不理想,一些地块墒情充足,而另外一些地方土壤水分短缺。西部地区上周末降水量最多。本周中期料有降雨机会,本周余下时间及下周天气将重回干燥炎热状态。
4、印度政府最近宣布为2020-21榨季提供350亿卢比的出口补贴,这将有助于让印度糖出口保持接近去年的水平。出口加上稳定的国内需求,以及乙醇价格的上涨促使更多的甘蔗转向乙醇生产,本财年印度糖厂的营业利润率或将增加100-200个基点,达到10.5-11.5%。
重点品种分析
- 黑色
螺纹钢:本周钢市利空因素占据上风。首先,随着市场回归理性,铁矿石期货高位回落,成本端支撑下移。其次,寒潮来袭,很多地方大幅降温,钢材需求也受到影响。短期内,钢价或维持弱势运行,但建筑钢材处于盈亏线附近,下跌空间相对较小。
铁矿石:今青岛港pb粉报价1075元,下跌35元。本周来看,由于澳巴无天气及检修影响,预计发运将持续回升,但到港可能小幅回落;需求端方面,下周复产高炉数量多于检修数量,铁水可能持续小幅增加,且钢厂利润尚可,钢厂生产积极性未改;虽然到港量小幅回落,但天气转好后,压港缓解将为港口库存带来部分增量,港口小幅累库概率较高;整体来看,进口矿供需双增,预计本周市场高位震荡运行。同时,重点关注本周冷空气来袭运输、消耗方面的可能影响。
动力煤:产地方面,主产地部分煤矿因年底结账、任务完成等因素,供应有所收紧,但是陕北地区部分洗煤厂因环保检查等因素需求有所放缓,同时对当地煤价涨幅有一定抑制。港口方面,今日北港市场交投氛围较活跃,港口各低硫煤种货源紧缺,报价继续小幅上探,下游终端积极采购,目前北港5000卡低硫接货价格740左右。近日全国范围气温骤降,电厂用煤负荷进一步提升,部分电厂库存可用天数处于警戒线之下,短期来看市场供小于需,港口煤价仍有支撑。整体来看,供需方面暂维持偏紧态势,但1月如果产量、运力等增加,加之部分终端陆续停工,对目前的较高的价格会有抑制。期货方面近月维持偏多思路,远月暂观望。
焦煤:12月30日焦煤2101合约收盘价1507元/吨,主焦(蒙煤)沙河驿仓单成本1590元/吨,期货贴水83元/吨,贴水比例5.51%;主焦(山西煤)沙河驿仓单成本1544元/吨,期货贴水37元/吨,贴水比例2.46%。产地供应紧张叠加下游焦企积极增库,产地多数煤矿签单顺畅,出货良好,价格强势,吕梁地区优质主焦及乌海地区肥煤再度出现20-50元/吨不等涨幅,部分煤矿介于库存低位,后期仍有继续调涨预期。进口海运煤方面,因澳煤通关继续加严,中国终端用户前期采购的澳煤资源仍有转售现象,非澳煤资源在前期持续涨价后价格优势显著减弱,现山西临汾、长治一带低硫主焦与类似品质加拿大煤的价差收窄至40-50元/吨。整体来看焦炭延续偏强局面。
焦炭:12月30日焦炭2101合约收盘价2950元/吨,日照准一仓单成本2747.5元/吨,期货升水202.5元/吨,升水比例6.86%。临近年底,去产能与环保检查持续进行,影响短期焦炭供应量仍有收缩趋势。目前下游钢厂虽积极采购,但部分钢厂增库困难,短期刚性需求仍存。港口焦炭市场较为火爆,价格随主产地持续上涨。但由于近期汽运费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现集港资源几无利润,影响投机类贸易商近期采购积极性减弱。整体来看焦炭延续紧张局面。
- 能源化工
原油:周三(12月30日)上海原油价格小幅下跌,主力合约2102终盘收于305.1元/桶,跌2.1元/桶,跌幅0.68%。临近新年假期,市场观望情绪较浓,投资者在谨慎评估多空消息对油价的综合影响。美国参议院推迟就提高疫情纾困支票金额进行表决,让更大规模的纾困提案能否过会成疑,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油价。但API原油库存的大幅减少支撑了油价。美国石油协会(API)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当周,原油库存减少478.5万桶,至约4.929亿桶,分析师预估为减少210万桶。今晚须关注美国EIA原油库存数据。瑞穗证券期货部门主管Bob Yawger表示,支票金额提高可以“刺激石油需求”,鉴于这一刺激因素落空,因此可能不利于石油需求,也拖累了石油期货的走势。
沥青:12月沥青总供应水平较上月相比有明显的下降,炼厂平均开工率下降幅度较大。从开工率来看,12月国内炼厂平均开工率为51.82%,较上月下降10.7个百分点。且多数主营炼厂已完成年计划,出货积极性不高,以华南市场为例,部分炼厂限制放量,出货较少,库存小幅增加,市场流通的货源紧张。另外,本月北方地区的需求已基本结束,月初市场供应偏多,部分北方货源南下,至月底多数炼厂库存下降,暂无库存压力,市场供应整体偏紧。预计下个月开始,炼厂为完成新的计划,出货积极性有望提高,届时市场供应会有增加的可能。后市展望:1月份来看,沥青价格仍有望呈现高位波动的走势。1月份南方市场供应难有大幅度的增加,市场供需可能仍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供应端压力偏小,加上原油可能走势较强,给沥青价格带来稳定的支撑,价格明显下滑的可能性偏低。且今年春节假期在1月中旬,整个1月份南方地区施工仍可能较为旺盛,也给沥青价格带来支撑。但是目前沥青价格已经处于明显偏高的水平,除非原油价格有较大的涨幅,否则沥青价格可能难有12月这样大幅度的上涨,可能呈现高位波动的情况。技术分析:今日沥青主连2106企稳回升,以2582报收,下跌:1.45%,沥青高位盘整,但仍处于上升趋势,建议:择机做多。
燃料油:山东、华北市场:国际油价小幅收涨,消息面指引有限,燃料油市场延续弱势整理。渣油方面,柴油价格继续小幅回落,渣油市场交投淡稳,今日价格整体走稳。目前低硫渣油成交在2600-2620元/吨;中硫资源成交在2400-2450元/吨。油浆方面,柴油价格零星下调,油浆下游需求难有明显支撑,部分炼厂有一定的节前排库需求,今日价格仍有下调操作,幅度在20-30元/吨。低密油浆成交区间在2430-2450元/吨;中密油浆成交在2150-2250元/吨。后市展望:API显示原油库存降低,关注晚间的EIA报告,利好预期将令油价获得一定提振,但整体有限,疫情加剧继续压制油价反弹,整体调整为主。油价走势震荡,消息面指引有限,短期柴油走势维持弱势,燃料油下游需求难有提振,预计短期价格弱势震荡为主。
PE:近期线性期货多弱势运行,石化及贸易商出货压力增大,纷纷降价去库,下游需求表现一般,需求端缺乏有力支撑,临近元旦假期,市场交易氛围清淡,加之月初部分石化调降出厂,成本支撑减弱,卓创预计,明日国内PE市场窄幅震荡,LLDPE主流价格预计在7550-7900元/吨。
PP:今日PP期货震荡整理,收盘小幅走高。PP现货价格持续跌势,部分牌号跌势略有放缓。需求方面,买方按需采购为主,交易气氛改善不明显。供应方面,PP生产企业在年底积极去库存,尽量保持库存在低水平,因此出厂价仍陆续走低,对市场价格支撑不强。近期PP生产企业态度对市场走势影响较大。明日月底,预计市场波动放缓,市场维持弱势整理,以华东拉丝为例,预计拉丝主流价格区间在7950-8150元/吨。
PTA:PTA新产能即将试车且下游聚酯产销不佳,供需面缺乏利好。PTA期货仓单及有效预报折算库存179万余吨,继续分散PTA现货过剩压力,原油阶段性高位震荡支撑PTA市场,预计夜盘PTA行情窄幅震荡。
PVC:今日国内PVC市场整体交投依然偏弱,期货回到重要的多空博弈点,近两日窄幅震荡为主,现货市场累库预期仍强,下游补货意向不高,企业库存不断增加,供应压力依然存在。外购电石的企业开始出现边际亏损,但负荷整体依然维持偏高,原料电石有连续下跌趋势。市场看空氛围未变,预计明日PVC市场仍将下跌,跌幅或放缓。
- 农产品
豆粕:沿海豆粕价格3220-3370元/吨一线,涨50-80元/吨。阿根廷劳资双方达成一致,罢工结束,抑制美豆价格。但最新气象预报显示南美周末降水不及市场此前预期,阿根廷大豆种植进度偏慢且生长状况不佳,亦令市场对南美大豆产量损失的担忧增加,以及美国大豆出口需求强劲,供应可能进一步吃紧,均提振美豆价格暴涨。利好因素主导,美豆或维持强势运行。由于大豆进口成本高企,盘面净榨利仍处于亏损,且上周油厂大豆开机率低于预期,豆粕库存有所下降。目前山东日照油厂虽然已经恢复开机,但还在限产,整个山东豆粕供应紧张,带动江苏油厂出货,油厂提价意愿仍较强,支撑粕价。但目前水产养殖基本停滞,及禽类养殖前期亏损严重导致当前存栏较低,加上年前生猪集中出栏,生猪产能恢复也有所放缓,市场预计12月饲料产量继续下降,终端消耗迟滞,豆粕价格涨至高位后,下游采购谨慎,豆粕成交持续清淡,南方油厂豆粕库存压力不减,仍催提中。总的来看,阿根廷劳资双方达成一致,罢工结束,拖累盘面,但在交易商看涨背景下,美豆即使因阿根廷罢工结束而回调,幅度也不大,美豆近期的大涨带来的成本提升依旧主导市场,预计豆粕价格整体仍震荡偏强运行。
菜粕:报价在2580-2690元/吨,涨40-70元/吨。最新气象预报显示南美周末降水不及市场此前预期,阿根廷大豆种植进度偏慢且生长状况不佳,亦令市场对南美大豆产量损失的担忧增加,以及美国大豆出口需求强劲,供应可能进一步吃紧。目前大豆进口成本高企,盘面净榨利仍在亏损,且整个山东的豆粕紧张,带动江苏油厂出货,油厂提价意愿强烈,豆粕价格偏强,提振菜粕价格,但水产养殖基本停滞,及禽类养殖前期亏损严重导致目前存栏较低,终端消耗不快,加上阿根廷劳工罢工结束,外盘大豆下跌,市场市场心态,均利空菜粕价格。预计短线菜粕仍偏强震荡为主。
菜油:报价在10150-10300元/吨。菜籽压榨量维持低位,菜油库存降至14.2万吨,供应紧张,另外豆油库存也进一步降至100万吨附近,同时马棕12月1-25日产量环比降15%,同期出口大增17.3%,油脂供应并无压力,支撑菜油市场,但大豆到港量较大,原料供应充裕,且菜油和豆油、棕榈油价差较大,影响菜油消费量。利多占主导,预计短线菜油整体或延续高位运行。
豆油:国内沿海一级豆油主流价位集中在8600-8840元/吨,涨幅在50-130元/吨。伴随着美豆迎来新一轮暴涨,昨晚主力3月合约直逼1300美分,使得国内大豆的到港进口成本进一步攀升,盘面净榨利仍处于亏损,促使油厂提价意愿增强。加上当前国内油脂基本面偏多格局仍未改变,由于山东部分油厂受环保影响停机及两广部分油厂因豆粕胀库停机或限产影响,本周压榨量也不大,豆油库存也因此进一步降至100万吨附近,南方部分区域豆油现货供应趋紧,沿海港口菜油库存仍保持低位,及马棕12月阶段性产量下降及出口增加,市场预计马棕去库态势将延续,目前油脂市场下方支撑坚实,预计春节前国内豆油行情整体将保持高位偏强运行。但12月份以来油脂涨至高位后成交持续清淡,及阿根廷劳资双方达成一致,罢工结束,或增加市场波动频率,注意把握好节奏。
棕榈油:沿海24度棕榈油价格7260-7360元/吨,大多涨110-130元/吨。马棕12月阶段性产量及出口数据继续利好去库存,同时近日印尼大幅上调1月棕榈油产品出口tax及levy,1月毛棕榈油的参考价将上调至每吨951.86美元,12月为870.77美元;毛棕榈油的出口关税(export tax)从之前的每吨33美元上调至74美元,而近两日的调整令国内棕榈油进口利润幅度倒挂加剧,当前1月船期到港完税成本7911-8004元/吨,较广州港口棕榈油高出633元/吨,较天津港口高出646元/吨,使得棕油表现略强于豆油,同时环保限产及豆粕胀库导致上周油厂压榨量降至188万吨周比降6%,豆油库存短期降至100万吨以下基本无悬念,南方豆油现货供应趋紧,菜油库存仍保持低位,预计整体将保持高位偏强运行。但12月份以来油脂涨至高位后成交持续清淡,及阿根廷劳资双方达成一致,结束了为期20天的罢工,或增加市场波动频率,注意把握好节奏。
白糖:白糖出厂均价为5230元/吨,较昨日5210元/吨涨20元/吨。主要因供需两旺格局仍在延续,多空博弈较为激烈。但春节假期日益临近,下游及中间商库存相对薄弱,节日备货需求上升预期较为强烈,同时新糖售价跌至成本线之后,集团存在一定的挺价意愿对市场形成支撑,叠加近几日全国大幅降温,甘蔗产区也饱受冷空气侵袭,恶劣天气对于作物方面的影响使市场存在一定的炒作期待。
玉米:全国玉米均价为2594元/吨,较昨日上涨5元/吨。华北地区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玉米购销,今日山东早间待卸车到至200余辆,企业大多观望,个别企业小幅调整价格10-30元/吨。且今年主产区玉米减产,再加上政策粮减少,市场可预见的供应偏紧,加之近日价格上涨,东北基层农户更是有捂粮惜售情绪,深加工企业上量不佳,个别贸易商及深加工企业上调20-30元/吨。不过,近日国家调控市场,吉林及内蒙部分地区中储粮停止收粮影响市场情绪。总的来看,基本面的利多风向仍未调转,整体的高位格局不变,关注市场售粮心态及下一步政策方面的消息指引。
棉花: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14953,涨15。下游需求回暖,对于原棉纺企逢低采购,纱线走货依然分化。受到家纺以及春夏订单增加的影响,高支棉纱紧俏且价格持稳上涨,对于后期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过去的表现并不代表未来的表现,未来的回报也无法保证,投资者可能会损失本金。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此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阁下,我们建议阁下如有任何疑问应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asia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