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操作1

avatar
· 阅读量 313

现在货币政策操作已经不像从前那么简单粗暴了,随着政策工具的日益丰富和操作手段的日益完善,我们就经常会看到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今天逆回购到期多少亿,又开展多少亿的逆回购操作,今天开展多少亿一年期MLF操作,利率是多少。大家基本就知道市场上的流动性是否充裕还是收紧。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操作会对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正确看待央行的这些公开市场行为。

一、公开市场操作会影响资本市场的资金面吗?答案是会的,但影响不大。一两千亿的的公开市场操作对标几十万亿的股票市场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但为什么会影响市场的涨跌呢?原因在于:预期、预期、预期!!重要的事情可以重复无数遍,市场短期的涨跌是由预期和情绪掌控的,市场长期的涨跌是由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公司的盈利水平掌控的。这就是市场上的一句老话:短期看情绪,中期看业绩,长期看政策。预期的管理对于央行来说是最考水平的,格林斯潘干了十几年央行行长,每次讲话都可以做到滴水不漏,记者要想从他的讲话中找到漏洞几乎是不可能的,你怎么理解都可以,这可以说是预期管理的巅峰之作了。预期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影响其走势的重要因素,就像牛年开门第一天央行开展1000亿一年期MLF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维持在2.95%不变,释放出央行维持市场长期流动性的意图不变,但是,第一天有2800亿的逆回购到期,只开展了200亿的市场操作,释放出短期收紧流动性的强烈预期,短期市场流动性收紧那第一天的市场基本上就只能高开低走,反复震荡了。春节过后各地开工在即,市场资金面因维持宽松,收的太紧市场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对于开门红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央行下一步还是会在适当收紧的前提下维持资金面的宽松。

二、公开市场操作的背后折射出货币政策的变化。通过观察公开市场操作我们可以逐步观察央行货币政策的走势和变化。大家知道利率工具是货币政策中能量释放最大堪称核弹,利率上行说明经济增长开始出现过热,调高利率增加市场的融资成本给开始过热的经济降降温;利率下行呢?经济出现过冷的迹象适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给过冷的经济升升温,利率维持不变呢?说明央行对目前经济发展的持观望态度。老美已经把利率工具用到了极致,新冠疫情大幅蔓延市场一片恐慌的时候美联储就频频出手先是大幅下调联邦基准利率,美联储出手购买国债,为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大量提供担保等。反观我们国家利率保持相对稳定,相对于国外很多国家的负利率,如果你是一个投机客,你会不会把国外借来的钱往中国的银行存呢?躺着床上吃差价,这也就是很多国外资本通过各种渠道疯狂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目前低利率环境已经对全球金融资产的价格产生广泛的外溢效应,利率的下跌不仅会带动债券价格的上涨,同时在偏低的利率环境中,资金将会找寻其他能够提供更高报酬的标的,偏低的资金成本也会刺激借贷活动并鼓励金融市场的杠杆操作行为,这些都有助于支撑股市的高估值水平。资金的外溢效应对于今年的国内资本市场来说或许会进一步推升估值,提高资产价格。

三、货币政策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股市的涨跌依赖货币政策的松紧,其实货币的传导机制制约了放出来的流动性进入股市,多放出来的钱这些年基本都进入了楼市,我们来做一个设想:央妈放出来的钱大多数进入了银行,银行拿着钱进行借贷,一部分贷给了企业另一部分贷给了居民,企业的不用说,贷给居民的除了买房还能干啥?贷给企业的钱除了借新钱还旧帐,投入扩大再生产,不可能从企业流进股市吧,不管是2008年的4万亿还是现在的新基建,多出来钱有多少会流入股市呢?说句难听点的,股市就像一个自嗨的疯子,自己跟自己玩的傻子,要不是国家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连理你的人都没有。要想发展直接融资没有一个健康向上的股市可不行,谁也不会拿着钱去投资一个天天熊市的赌场,话题有点扯远了。回到货币政策的去向,前面我们谈到了政策的走向需要时间观察,从去年新冠肺炎爆发到今年来看,政策一直偏暖,可谓是暖风频吹,其主要原因在于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短期难以恢复正常再叠加国际市场受疫情影响短时间很难恢复,市场上流动性过剩造成资金外溢,今年来看这种现象一定会发生改变,只不过要看政策转向的艺术了,转的过快收的过紧,实体经济尚未恢复,融资成本上升必将遏制实体经济复苏;转的太慢收的太少,市场流动性泛滥,多出来的钱在金融市场空转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房市楼市价格再次攀升,同样造成经济虚火上升,同样起不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果。

总结:今年是经济复苏的一年,从世界范围来看,今年发达国家经历了去年短暂的衰退后今年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实体经济也会随之复苏迎来增长,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会逐步开始收紧抑制流动性的过剩,至于这两年形成的资产泡沫会不会因为政策的转向而发生破裂,个人感觉是有可能的,特别是美国市场,从2009年开始的大牛市到今年已经走过了12年的时间,现正在加速赶顶,投资者恐慌指数大幅攀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拭目以待吧!国内市场经过两年的大幅上涨资产的价格处在相对高位,价值中枢不断上移,整体估值修复基本完成,能不能突破上涨不超过两年的魔咒,作为投资者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已编辑 24 Mar 2021, 11:10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asia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