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市场史诗级大片正在上演。
当打麻将的输了钱,干脆报警说赌博,事就热闹了。
况且是镰刀们不讲武德,相互亮剑,不惜直接撕开 A 股一块巨大的遮羞布。
前私募冠军叶飞的爆料事件持续发酵,具体事件和细节请戳昨日的文章《私募大佬自曝 A 股超级黑幕!18 家上市公司周末无眠,更大风暴下周见?》
果然,今日一开盘," 叶飞概念股 " 就惨遭血洗,多数公司跌停或逼近跌停。

叶飞今日回应相关股票暴跌称:" 肯定要跌,因为我不会去诬告别的公司,否则我何必澄清现在不到 18 家。既然我知道的,就说明他们有问题,因为好公司不会出钱做给盘方市值管理。这是常识。"
5 月 17 日早间,爆料上市公司操纵股价的前私募基金经理叶飞再次通过微博发声,他表示," 我没有披露十八家具体股票名单,谁乱写名单,谁自己负责!"


5 月 16 日,证监会表示依法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中源家居等股票行为立案调查。
与今日跌停潮相对应的,是上市公司和券商们的澄清潮。
凯盛科技 5 月 17 日就 " 叶飞事件有人将凯盛科技也纳入到 18 家名单中 " 的传闻回应称,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该事件,第一时间进行自查,对董监高和实控人进行了问询,确认公司不存在该类问题;对不负责任 " 乱写名单 " 的人员,我们将保留法律追责权力,同时我们也关注到自媒体中相关的名单已经变化,敬请广大投资者不信谣不传谣。
城地香江 17 日早间公告,经公司内部自查及征询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自上市以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未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委托任何盘方购买公司股票,开展所谓 " 市值管理 ",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也未与恒泰证券资管经理管宣及微博大 V" 叶飞私募冠军直说 " 有过任何接触。
今创集团 5 月 17 日表示,与叶飞聊天的 " 刘锦龙 " 不是公司员工。叶飞与 " 刘锦龙 " 的聊天记录显示,双方在 2020 年 11 月 18 日互加微信,并在 2021 年 4 月 1 日通过语音及文字交流。
纪录显示," 刘锦龙 " 问:" 能帮我锁个 1 个亿的仓么?" 叶飞则回应称," 哈哈哈,那费钱,不能靠兄弟感情。"
证券时报 · e 公司记者注意到,今创集团在去年 2 月份股价曾跌至 8 元 / 股的历史最低价,此后在今年 1 月 4 日冲至 14.8 元 / 股。但在接下来七个交易日暴跌近 30%。再接下来的 33 个交易日股价又大涨近 40%。此后公司股价逐渐拉升,在不到 3 个月的时间内上涨 67.43%,最高冲至 17.81 元 / 股。但在 3 月 31 日、4 月 1 日连续两日跌停。
也正是在 4 月 1 日跌停当天," 刘锦龙 " 通过微信与叶飞交流。5 月 17 日上午,证券时报 · e 公司记者拨打了叶飞聊天记录中 " 刘锦龙 " 的手机号码,显示处于关机状态。
此后记者又致电今创集团,相关人士向 e 公司记者回应称," 初步排查下来,刘锦龙不是我们公司的员工,我们公司也没有资本市场部。" 该人士继续强调称," 刘锦龙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以及控股股东相关单位都没有任职。" 而对于近期股价走势,该人士强调称系市场行为。
利通电子被叶飞点名正被证监会立案调,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 e 公司记者采访时称," 我们正在在和交易所方面进行协调,后面有回应的话会以公告的形式发布。"
从股价走势来看,利通电子与今创集团一样,都是在 4 月 1 日出现跌停。其中利通电子连续三日跌停,被投资者质疑遭遇 " 杀猪盘 "。截止发稿时,利通电子股价已经跌至上市以来最低值。
叶飞爆料与市值管理有关联的还有 4 家券商,分别是申万宏源、民生证券、恒泰证券、天风证券。
对此,民生证券回复称:民生资管并未参与中源家居市值管理,今年一季度确实有自营部门的投资经理在投资权限内买入中源家居股票,但公司肯定不会参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恒泰证券称,管宣在 3 月 5 日已从恒泰证券离职,而中源家居操作事项发生在的 3 月中下旬,媒体提到他所参与中源家居事项,恒泰证券并不知情,公司与此没有任何关联。此外,经核查,自 2021 年至今,公司自营投资、资产管理计划产品均未交易过 " 中源家居 " 股票,两融业务的信用账户中也没有客户持有,该股票也不在恒泰证券融资买入标的范围内。
维信诺内部人士就 " 叶飞事件 " 向财联社记者回应称:" 我们第一时间关注到此事也收到交易所关注函,经核实不存在相关情况。公司会及时以澄清公告进行回应。"
所谓市值管理,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独特的管理概念,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股改投资者关系管理顾问施光耀先生于 2005 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首次提出,后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操作实践后,得到了全市场的认同。2014 年 5 月 9 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 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进入到全新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阶段。
在施光耀的市值管理论中,将市值管理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既价值创造、价值经营和价值实现。市值管理就是要使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经营最妙化、价值实现最优化,最终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但近年来由于企业对于市值管理的理解各有不一,在具体市场操作中,就出现了不同的运作模式,甚至出现了不合规的拉高股价及坐庄模式。而现在根据叶飞的爆料,所谓的 " 市值管理 " 已经明显转变为操盘方、上市公司、基金和券商资管等多方联合坐庄,涉嫌违规操纵股价、操纵证券市场。
一般的收割大法是这样的,庄家资金买入、拉高股价、关注增多、散户入场,然后股价越来越高,散户越买越多,庄家获利离场,股价崩盘一地鸡毛。
但是这种局操办起来需要很多伎俩,庄家也需要找各种资金抬轿子。
一般咋操作呢?
主要的参与者有三方—— 1、盘方,就是庄家;2、中间人,类似叶飞;3、资金代持方。
标准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1、盘方通过中间人把定金交给资金方,一般是代持规模的 1%,比如需要用一个亿,先付 100 万。
2、到了约定的买入日,中间人会跟资金方汇合,看着资金方按照约定买入股票。
这个约定的买入日,通常是中登公司向上市公司下发股东名册的前几天。股东名册这个东西,一般散户是看不到的,更不允许随便外传,查询都有严格的规定。
3、这个股东名册有啥用呢?因为盘方要确定资金方是否买入,金额对不对,光凭中间商红口白牙怎么能信,最简单的,就是查名册。
盘方一看名册,名字金额都对,那就可以确定资金方履约了,就按约定的方式和数额支付中间人费用、资金代持好处费。
4、这么一套流程搞完了,盘方按计划拉升股价,然后大家一起收割分钱。
通常的盘方可能是上市公司的实控人,也可能是跟上市公司有勾结的某些庄家,典型的比如以前的温州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公司呢?
低市值、名气小、流通盘小、业务传统不怎么赚钱、没有机构股东更没有公募介入、也没什么调研和研报 …… 很多妖股就是这么出来的。
这一套把戏已经玩了很多年,叶飞作为老江湖为啥被坑了呢?
以前都是庄家朋友圈联合起来割散户韭菜,最近经过几波股市大跌的洗礼、基金疯狂的募集之后,接盘侠已经没那么多了,大 A 股的庄家们已经跑步进入了 " 镰刀割镰刀,镰刀骗镰刀 " 的新时期,专门 " 杀熟 "。
这种方法更简单干脆,而他们瞄准的目标,就是各种机构,比如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
盘方、庄家为什么喜欢找公募和资管这种大机构呢?
机构分两种:
一种是靠业绩吃饭的,比如私募基金,收益相差十个点,薪酬可能差好几百万;
一种是靠规模吃饭的,收的是管理费,挣 50% 和亏 50% 对他的当期收益没啥影响。
一个公募一个私募,业绩都是 50%,薪酬可能差个零。相比之下,挣死工资的人更有动力去搞一些盘外招。
举个例子吧,比如还是这种 " 市值管理 " 项目,资金方是有保底好处费的,用基金的钱买进去,盈亏算基金的,好处费是个人的。
还有些坐庄行为,双方是有约定的——如果资金方有亏损,盘方是要弥补损失的,比如资金方买入后亏了 500 万,盘方得拿 500 万补给人家,这个补偿金会落入谁的手里呢?不言自明。
这种拿钱的方式很安全,外部体现就是基金净值下降了,市场有波动,这不是正常的事吗?
这游戏玩了很多年了,搞到后来,来了更狠的人,公募基金和资管也被收割了,叶飞这事就是典型。
网传消息称,有机构下发通知称:" 从 2021 年 5 月 17 日,也就是下周一,股票研究开仓对象除了 200 亿以上的市值要求外,另外要求必须复合 20 日平均日成交额 5 亿以上,总公司的硬性规定,请各分析师团队,各部门知悉,如若发现接盘垃圾股事件,公司必定将相关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市值风云 APP 微博称,叶飞事件一闹,A 股的中档公司更惨了。本来他们就掉在一个死循环里:因为市值太小,所以机构不覆盖不配置;又因为机构不覆盖不配置,导致市值就会更小。现在叶飞一出,机构可能连被错杀的中档公司都不去看了,彻底打入冷宫。

还有大 V 表示,叶飞加速了进程。以后建仓 50 亿市值以下的公司要谨慎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 4 月份,一篇题为《你们才 30 亿市值,我们接待不了》文章可以说刷爆了金融圈,该文写道,一家上市七八年的公司,市值曾达一百多亿,因为各种原因,过去几年收入增长了三倍,市值却跌至三十亿元不到。公司老板开始操心市值问题,希望与机构投资者交流。
但没想到的是,在约路演的时候,机构却因为公司市值太小,不予以接待。机构给出的理由是:30 亿市值没有交易量,甚至都不是未来卖不卖得掉的问题,而是除了大宗交易,二级市场上根本买不到量,交易量低的时候,一天可能只有不到千万人民币的交易量。
今日 A 股开盘,虽然 " 叶飞概念股 " 暴跌,但盘面上受到影响最为集中的目前看来还是市场上的 ST 板块。
今天上午 A 股市场整体表现稳定,主要市场指数盘中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幅均较大,但 ST 板块却表现得非常 " 另类 ",集体大跌。
行情数据显示,ST 股今天上午盘中大面积跌停,还有不少创业板的 ST 股跌幅超过 10%。


有市场观点认为,市值较小的公司由于市值低,影响其股价所需资金量较小,相对更容易成为资金操纵的目标。
ST 股目前普遍市值较小。据记者根据 Wind 数据统计,截至上周五,两市风险警示股票(含 ST 股和 *ST 股)超过 220 只,平均市值仅约 35 亿元,相较之下,A 股市场上市公司整体平均市值则在百亿元以上。
另据统计,上述风险警示股票年初至今平均日均成交额不足 1000 万元,而 A 股市场整体上市公司年初至今平均日均成交额则在 2 亿元左右。
上述两项数据意味着,风险警示股不论是市值还是成交量均远低于 A 股市场整体水平。
文章来源e 公司官微、大猫财经、中国基金报、证券时报、经济观察报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asia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