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观良者
作者 | 易大流
艰难的2022已经过去,但可能会更艰难的2023正在到来。以下是我们对2023 年的十大经济预测:
1. 我们预计 COVID-19 将继续向全球流行过渡,并且在俄罗斯的乌克兰战争中维持现状,对全球经济没有实质性影响。
COVID-19 大流行的残余影响包括偶发性短缺,使业务规划和物流复杂化,并使价格高于本来的情况。随着世界进入 2023 年并继续向地方病过渡,与 COVID-19 相关的短缺应该会变得不那么频繁,这有助于受影响商品的价格在一年中进一步下降。
乌克兰冲突进程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并给能源和其他工业商品市场带来了溢价。我们预计,乌克兰战争将至少在初夏之前继续下去,而不会发生重大升级,届时可能会实现停火。这种情况不会结束冲突,经济制裁和自愿禁运将继续存在。我们预计,这场冲突或西方的反应不会再次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飙升。
展望未来,全球需求疲软将成为主导因素并抑制通胀。虽然原油价格应该会在2023年回落,但高能源成本将为加工材料的价格奠定基础,并限制通货膨胀的下降。
2. 2023年通胀将大幅放缓,但实现央行目标将是一个多年的过程。
在 2022 年达到数十年高点后,全球通胀将因金融环境收紧、需求疲软和供应链状况放缓而放缓。
价格下行压力已经在酝酿之中。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原材料价格指数是工业大宗商品价格的综合指标,已从3月初的历史高点下跌近30%。农产品价格处于调整的早期阶段,在谷物价格的带动下,到2023年应该会下降。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渗透到下游的中间产品和成品,在2023年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一些缓解。
然而,劳动力短缺和工资加速正在助长通货膨胀的持续存在,尤其是在服务业。在某些行业,例如机械行业,2022年价格上涨没有跟上投入成本通胀的步伐,恢复利润率将是当务之急。
可持续地将通胀率降至央行目标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到2023年,全球消费者价格通胀率可能会放缓至平均5%,年底同比增长3.5%。
3. 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将在 2023 年春季进一步扩大,地区差异很大。
在美国,我们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将在明年春天达到接近5%的峰值。
尽管欧洲央行(ECB)在12月缓和了加息规模,但其随之而来的指引比预期的更为鹰派,这表明加息周期将持续到2023年。
该地区的许多央行通常都支持欧洲央行的政策。英格兰银行(BoE)是一个例外,面临着美国式的工资压力。尽管如此,由于经济衰退已经开始,最近的财政紧缩和对房地产崩盘的担忧表明,英国央行不会像美联储那样走得那么远。我们预计 2023 年春季银行利率将达到 4% 的峰值。
货币宽松政策可能最早开始,在拉丁美洲和新兴欧洲最为明显。在那里,随着通货膨胀从 2021 年开始飙升,各国央行相对较早且大幅收紧政策。我们预计巴西央行将在 2023 年年中开始降息。
我们预计美联储不会改变方向,直到它确信通胀将下降到2%的目标,这意味着仅从2024年开始降息,以及令人失望的期货市场从2023年底开始放松的预期。从广义上讲,我们看到欧洲央行的前景相同。
4. 预计美国和欧洲将出现温和衰退,但亚太地区的韧性将防止全球经济衰退。
在美国,持续的高通胀和异常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促使货币急剧紧缩,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私人债券和抵押贷款收益率利差扩大,美元升值,股价暴跌,房价突然逆转,金融市场波动性显着增加。
在疫情时期财政救济减弱的背景下,这种广泛而重大的金融环境收紧将使美国经济在 2023 年上半年陷入温和衰退。
我们预测,欧盟/欧元区将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和 2023 年第一季度出现相对短暂和温和的衰退,这反映了多重不利因素,并与最近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数据一致。预期实际GDP收缩的主要驱动力是私人消费,因为异常高的通货膨胀导致家庭实际收入受到严重挤压。更严重的、由能源驱动的衰退仍将是当前冬季之后的潜在风险。
预计亚太地区将成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以对抗美国和欧盟的衰退。这一情景反映了中国大陆增长前景的改善以及包括印度和东南亚在内的其他主要亚太经济体的经济持续扩张。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将继续受益于高商品出口收入,特别是石油、液化天然气(LNG)和煤炭。美国和欧盟的经济衰退将抑制该地区的经济表现,因为这些经济体购买了该地区27%的出口。
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的温和扩张将使全球经济在2023年之前保持前行。全球实际GDP增长预计将从2022年的近3%放缓至2023年的一半。
5. 面对抵押贷款利率上升,房地产市场将继续走弱,但相对于人口结构而言,一些市场的房价下跌可能会受到供应仍然紧张的影响。
为了应对货币紧缩,抵押贷款利率将在2023年之前保持高位。因此,以前锁定低利率的消费者将选择留在他们目前的房屋中,而潜在的新房主将保持观望,因为购买房屋不再负担得起。经济衰退预期和生活成本危机将在2023年进一步减少需求并推动价格下跌,尤其是在估值过高的市场中。
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相对强劲,我们预计不会出现市场崩盘或价格泡沫的全面修正。然而,需要更高的利率来抵消持续高于目标的通胀或失业率的大幅上升,将增加崩盘的风险,导致更深、更长的衰退。风险最高的是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6. 美元可能已经见顶,并将在 2023 年回落,但与往年相比仍将保持高位。
在有利的利差和投资者逃向避险资产的支撑下,美元在 2022 年前十个月大幅升值,兑日元、欧元和其他主要货币达到不可持续的高度,然后回落。
这些力量将在2023年上半年提振美元。随后,我们预计美元将在美国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和经济增长疲软的重压下贬值。
欧元因欧元区易受俄乌战争和谨慎货币政策的影响而走弱,将逐步复苏。与此同时,美日关系有所收窄、长期利差和日本相对温和的通胀率将导致日元兑美元在2022年大幅贬值。
7.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2023年仍将保持韧性,但脆弱地区将导致两级增长路径。
发达经济体的利率上升,加上大多数COVID-19支持措施将于2022年到期,将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生溢出效应。
国内借款人违约率上升和主权债务重组的风险有所增加,但危机浪潮仍然不太可能发生。在政策反应缓慢、债务负担较高、外部缓冲较小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如赞比亚、马拉维和白俄罗斯,实际GDP增长将更加脆弱。
对于低收入、债务困扰的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更有可能在20国集团共同框架下进行债务重组,而不是无序违约。
作为一个地区,自1990年代末亚洲危机以来,亚太地区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政策,债务水平更易于管理,外部缓冲更健康。亚太地区也将受益于后来取消 COVID-19 封锁措施、恢复大流行延迟的基础设施计划、相对较低的通胀以及中国大陆增长温和复苏带来的挥之不去的被压抑的需求。
相比之下,新兴欧洲将受到欧元区经济放缓和俄罗斯乌克兰战争持续影响的严重影响。
8. 中国大陆放松遏制政策将推动经济震荡复苏。
鉴于政策变化后可能出现的疫情浪潮,政府将继续退出,在缓解公众对遏制措施的疲劳和尽量减少退出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影响之间取得平衡。
虽然金融市场可能会因政策的退缩而出现剧烈反弹,但实体经济的初步复苏将受到抑制,需要宽松的经济政策来平滑崎岖的道路。
9. 2023年供应链中断将明显缓解,但劳动力短缺造成的紧张局势仍将存在。
COVID-19大流行及其随后的复苏的教训之一是,全球供应无法应对世界主要经济体重新开放后发生的极端需求冲击。
我们预计2023年欧洲和北美将出现衰退,这将有助于缩小全球供需缺口。这一过程已经开始:标普全球的PMI™数据显示,11月制造业的全球供应商交货时间比2022年初的峰值大幅下降,随着2023年需求疲软,某些行业(主要是设备产品)的空间进一步缩小。
然而,鉴于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中断的缓解可能会受到限制。
10. 尽管预计失业率将小幅上升,但劳动力短缺在 2023 年仍将是一个挑战。
在疫情爆发前依靠移民提供劳动力以维持经济繁荣的经济体——美国、加拿大、西欧和澳大利亚——将看到移民流动得到改善,但速度可能不足以阻止产能限制。
在新兴市场,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从城市迁移到农村地区的工人潮将缓慢返回,同时跨国劳动力迁移的复苏将持续缓慢。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是一个例外,因为鉴于当地劳动力市场不足,来自东非和南亚的移民在支持计划投资方面仍然至关重要。
另一个例外是新兴的欧洲——因 2022 年战争而移民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将在 2023 年留在国外,从而增加欧洲和中亚其他国家的人口和潜在劳动力。然而,一些国家面临着工资价格螺旋式上升的风险,因为技能不匹配,在遏制通胀预期方面进展缓慢。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雇主寻求留住人才,2023 年冻结招聘将比大规模裁员更常见。失业将集中在对信贷状况敏感的行业,如房地产和金融。
Tuyên bố miễn trừ trách nhiệm: Quan điểm được trình bày hoàn toàn là của tác giả và không đại diện cho quan điểm chính thức của Followme. Followme không chịu trách nhiệm về tính chính xác, đầy đủ hoặc độ tin cậy của thông tin được cung cấp và không chịu trách nhiệm cho bất kỳ hành động nào được thực hiện dựa trên nội dung, trừ khi được nêu rõ bằng văn bản.
Website Cộng đồng Giao Dịch FOLLOWME: www.followme.asia
Tải thất bạ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