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行贷款姿态的严格化,是金融监管中固有的资产周期敏感性等因素的原因之一。
■ 为了促进金融收紧效果,中央银行的认识在左右利率上调的持续性方面具有争议。
由于三月份在欧美扩散的金融系统不安,金融机构的贷款姿态的严格化经常被指出作为影响未来宏观经济的一个因素。如果信贷供给被缩紧,通过家庭和企业的资金成本上涨,经济活动将被抑制。那么,金融系统不安是如何促进金融机构的贷款姿态的严格化的呢?本文将解释一般的机制,并提出一些争议点。
目前,尽管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以个人消费为中心的经济仍在缓慢扩大。3月份的金融系统不安虽然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影响,但目前对家庭、企业等的实质影响还很有限。因此,以家庭和企业财务状况的显着恶化为理由来促使信贷削减缺乏现实性,金融机构收紧贷款姿态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经营管理。由于3月的金融系统不安导致金融机构需要避免挤兑风险(即迅速的存款外流),从流动性和支付能力的角度,它们需要向外界展示其财务的健康状况。随着拨备金增加,预计将出现信用风险等方面的风险溢价。如果许多金融机构采取类似的行动,这将在实体经济中导致大规模的信贷削减。这可以归结为“合成误差”中的一种,即由单独合理的行动所导致的整体意外结果。从以前就已经指出,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监管内在具有“景气循环放大效应”的特点。在平稳时期通常不会成为问题,但对于超出监管假设的迅速存款外流等门槛的事件而言,其是脆弱的。一旦发生这样的事件,金融机构将需要采取额外的应对措施,并可能成为放大经济波动的存在。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都大幅提高了政策利率,因此即使金融机构的贷款立场没有改变,家庭和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在上升。房地产投资减少,设备投资需求也在软化,金融紧缩的影响已经显现。如果金融机构削减授信,则对实体经济的金融紧缩效应将进一步增强。通过抑制经济增长和缓解经济供求矛盾来减缓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对这种效果的重视程度将成为未来利率上涨的持续性的一个关键点。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asia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