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的35岁门槛,如何打破?

avatar
· Views 107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2025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提出了《关于坚决纠正就业领域年龄歧视的建议》。就业市场的年龄歧视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以公务员为例,近年来,已有部分省市调整了公务员招录年龄上限,满足一定条件,部分可放宽至40周岁。例如,上海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的,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1月以后出生)。另外,报考工青妇机关专职干部中工会、妇联系统职位的,放宽到40周岁以下。四川省在2025年度省级机关(单位)公开考试录用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1983年11月1日至2006年11月1日期间出生)。

不过,年龄歧视仍是国内就业市场一个严重的问题。据央视新闻,郑功成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年龄歧视普遍,特别是35岁限制入职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年人就业,导致人才资源浪费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他建议主管部门清理带有年龄歧视的政策性文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争取在三到五年内树立反就业年龄歧视的社会氛围;建议国家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在纠正就业歧视中的带头作用,并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就业年龄歧视申诉途径和公益诉讼制度,督促用人单位自查招聘公告并纠正无正当理由的年龄限制;建议修改相关法律,将反就业歧视纳入其中,给予明确法律规制,以实现平等就业,促进社会公正和现代化建设。

为什么是35岁?

公开资料显示,公务员考试中35岁的年龄限制最早始于1994年,原人事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首次明确要求报考者年龄为35岁以下。

KVB现在寻找合作伙伴中~~~


就业市场的35岁门槛,如何打破?

北京市朝阳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秘书长史旨铭告诉界面新闻,此前虽也有部分企业作出类似的招聘年龄限制,但在1994年后,35岁就成为了招聘市场对于年龄要求的“基准线”。慢慢地,35岁的年龄限制越来越多被明确写进招聘信息之中,多存在于国企和央企。而对于许多民营企业来说,35岁的年龄限制则成为一个隐形规则。

深圳执一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郑楠告诉界面新闻,年龄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中供需变化的结果之一。“当有充足的劳动力进入职场供人挑选时,HR和老板们会更倾向于选择一个成本更低、且能够为工作尽心尽力投入的员工。”

就业市场的35岁门槛,如何打破?

2024年3月8日,安徽阜阳,求职者在女性专场招聘会现场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两位受访者均表示,针对女性来讲,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已婚已育的女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年龄门槛与就业市场对于专业度的尊重性也有关。郑楠向界面新闻表示:“大家都明白,人的创造力和能量不会在到达35岁的那一刻就立即消失,但中国的就业市场并不尊重由时间积累起来的专业性,也没有足够的耐心。用人单位总会期待新鲜血液会更好。”

当然,年龄限制也与行业特性高度相关。史旨铭说,如家政行业等较为基础、对学习能力要求不太高的行业,对年龄限制会相对宽松。另外,例如制造业,因为对员工的工作内容有严格区分,各个阶段工种的门槛都不算高,年龄要求也会相对宽松。“相对而言,律师、医生等行业情况会好得多,但依旧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年龄歧视。”郑楠补充。

在郑楠看来,年龄歧视与用人单位考虑员工是否有足够的投入度有关,这也是女性常常在职场中面临双重歧视的原因。“虽然我在职场上目睹过很多女性比男性还要拼的情况,在招聘时,大部分人还是会认为,一个人一旦有了更多工作之外、会产生牵绊的关联因素,就没办法在工作上做到全身心投入了。”

年轻意味着低成本与高创造力

“职场人的内耗不是无缘无故的,大家都在默许年龄歧视这种不合理的行为。”郑楠向界面新闻回忆,自己在2011年加入大厂,正值大厂“特别风光”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和身边的同事们都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看法,就是人一旦过了35岁,不仅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对于照顾孩子、老人的需求,也增加了他们的牵绊和负担。相应地,这个人的职场竞争力就会下降。”

史旨铭也表示,35岁的年龄门槛不是凭空而来的。“对于很多行业来说,比如互联网行业,它需要更加年轻化的队伍,年轻人可以更好地适应业务。而更为年长的员工,不论从学习速度还是身体对压力的承载力上,都很难超越年轻人。”

年轻意味着什么?史旨铭说,年轻意味着更有创造力。郑楠认为,某些行业会明显偏向年轻应聘者,比如近些年愈发热门的AI领域。“对于中国的00后来说,我认为他们是一群生长于互联网环境、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群体,他们更有机会去发挥自己的一些创造力。在未来,这一代年轻人在各个行业都会涌现出‘超级个体’,我觉得他们是无可限量的一代。”

郑楠说,由于年轻一代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很多领导者会觉得这些年轻人不那么好管理。“但在我看来,历史的发展不以老板们的思路为转移,而是以人才市场的供应为转移的。如何管理好这些年轻人,也是老板们接下来需要学习的课题。在某些细分行业中,已经有很多投资人找到我们,需求就是寻找‘有意思’的年轻人。”

史旨铭提到,更多时候,用人单位考虑的是成本。“保留一个超过10年的老员工,意味着企业需要承担更多责任,提供更多保障和福利,是高昂的成本。所以有些公司会考虑定期更新换代。”

就业市场的35岁门槛,如何打破?

2018年10月16日,日本东京,地铁站内,一位西装革履的老年人背着公文包匆匆走过。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拥有较多的老龄工作者。郑楠说:“去年,我在美国参加了一场当地HR的聚会,一个美国企业里55岁的HR还在强调‘韧性’,鼓励每个人做自己的‘人生导师’。在香港,我也见过很多四五十岁的人,他们依旧可以很开心地工作。”在郑楠看来,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并非与年龄相关,而是与个体高度相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史旨铭认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虽未必与年龄有关,但用人单位也会从成本角度进行考量。“我们做过相关的研究,在员工培训方面,我们发现更年轻的员工所需的培训时间更短,效率也更高。比如,一个95后员工的岗前培训可能比一个80后的员工在时间成本上缩短40%左右。”

另外,史旨铭介绍,招聘年轻员工也有一些政策层面的考虑,比如招聘海外回国留学生或招聘应届生,政府可能会提供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出路在哪儿?

虽然用人单位往往会将年龄要求放在首位,但年轻也并非应聘的决定因素。郑楠介绍,在实际情况中,年龄“缺陷”可以靠个人能力“抵消”。“我碰到过这种例子,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虽然将‘35岁以下’放在首位,但一位应聘者的能力在各个方面都很优秀,虽然年龄不符合要求,最终还是通过了面试。”

那么,对于职场上年龄较大的群体来说,出路在哪?史旨铭认为,需要保持学习能力。另外,少部分人在35岁以上的年纪,由于已经积累了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会选择去创业。“这就像是换了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对这些创业者来说,从人生规划的角度来讲,过去打工者的经历可以被看作是‘学习’的过程。”

郑楠补充说,创业可以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拥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在组织里面,岗位的设置边界是很清晰的,有点像老板给你出一道题,你来寻找解决的方法。创业则意味着,这道‘题’需要你自己去定义,你可能需要随时调整‘题面’,同时答案也会经常变化。”另外,郑楠介绍,除了自己创业,还会有部分人选择加入创业团队,继续贡献专业能力。

从另一角度来看,职场应该如何看待一个超过35岁的员工?郑楠认为,家庭负担的增加反而对工作有促进作用。“一个35岁的人,如果他/她上有老下有小,很容易被认为在工作上不够投入。换个方面想,负担更重意味着他有更多的责任,可能会更加努力工作。另外,很多人领导力的发展,都是在自己成为父母之后,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让他/她开始关注一个小孩子是如何在其影响下变得更好,他/她在职场中才最终成为了一个更好的管理者。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另外,郑楠认为,高度依赖经验与案例积累的行业还是存在的,她所从事的人力资源工作就是其中之一。“之前有很多探讨,关于AI是否会取代我们这个行业。但我想象了一下,其实这个职业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深度链接和信任关系的,沟通也需要温度。”

Tuyên bố miễn trừ trách nhiệm: Quan điểm được trình bày hoàn toàn là của tác giả và không đại diện cho quan điểm chính thức của Followme. Followme không chịu trách nhiệm về tính chính xác, đầy đủ hoặc độ tin cậy của thông tin được cung cấp và không chịu trách nhiệm cho bất kỳ hành động nào được thực hiện dựa trên nội dung, trừ khi được nêu rõ bằng văn bản.

Website Cộng đồng Giao Dịch FOLLOWME: www.followme.asia

Bạn thích bài viết này? Hãy thể hiện sự cảm kích của bạn bằng cách gửi tiền boa cho tác giả.
avatar
Trả lời 0

Tải thất bại ()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