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什么认知问题,很多人就会觉得,这种东西又玄乎又没用,还不如直接告诉我你的交易技术,比如怎么识别形态,从哪里进场,做多少盈亏比更加实在。
我发现不管是在任何行业,急功近利都是大家的通病,大家都想赚快钱,但又都赚不到钱。
这是因为赚钱它是一个多面性的问题,不是单纯知道某个点就能轻松赚到钱,就像我们交易中有很多变量,当走势变化的时候,一个形态可能顺势就有效,逆势就差,不能一拍脑门子就上,得观察行情,做出更有优势的选择。
交易中我们自己也是一种变量,我们的心理状态很复杂,有时候会短视,有时候会从众,有时候会因为我们的认知偏差产生错误的决策等等。
这就像你开车出门,如果一开始的导航就错了,那你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地。
所以我觉得在交易中,我们先抛去那些复杂的理论,和对交易技术的追求,先把我们的交易导航调一调。今天我就分享5个我觉得交易中最重要的认知,帮助你们找到自己的方向。
文章比较长,建议收藏阅读,如果你觉得有收获,可以给文章点个赞,感谢。
先说两句
我们人类的认知天生就是有缺陷的,因为我们骨子里就是不理性的,是感性的,所以我们的人性很脆弱,我们也一定会犯错,并且很多错误都是不受控制的。
所以在交易中你犯错了,你也不要感到万分痛苦,去责怪自己,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因为大家可能都在犯同样的错误,比的就是谁更能意识到,并且停止这种错误。
另外,我们的认知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我们要随时都有调整自己认知的勇气和行动力,调整的过程肯定是很痛苦很难的,因为要同我们的人性作斗争。
但是,正是因为这个事情难,多数人做不到,才能凸显出个别人的优势,才能使小部分人赚到绝大部分的钱,希望你们都能懂这些道理。
认知一:甘蔗没有两头甜,你总要留一头,舍一头。
一位交易者跟我聊天,大致内容是这样:
她问:按5分钟进场,总是拿不到大周期的利润,可以1小时进,1小时出吗?
我说:这个方法理论上是通的,可以做一下复盘统计看看数据。
她又问:1小时进1小时出,利润会不会回吐很多?
我说:应该会有,但我们的交易技术肯定不是万能的,肯定要有所取舍,我们选择这种方式是为了拿住1小时的利润,就不要去纠结利润回吐的问题了。
其实交易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大家都懂“甘蔗没有两头甜”的道理,但是等到自己做选择的时候,又开始犹豫纠结,生怕自己错过两头甜的机会。
这么想的话,你的交易就会一直处于一种“既要又要”的痛苦当中。
交易技术有一个互损原则,就像上面咱们说的,小周期就是拿不住大利润,大周期就是会利润回吐。
大止损和小止损,破位进场和回调进场,几乎所有的技术标准相应的优点和缺点,选择一种,就意味着要接受它的对立面。
这也是我把这个认知放在第一个来说的原因,人生大部分的痛苦尽是来源于“既要又要”,交易的第一课,一定是学会舍得,否则就是无尽的亏损和痛苦。
认知二:走势一定会重复,要对我们自己的技术方法有信心和耐心。
做的交易年限越长,你就越会发现,历史的走势一直都是在重复的,这是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律。
虽然时代一直在进步,整个世界一直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性却是永恒的,走势也永远都是人性和情绪的体现,这也是我们从中捕捉规律的来源。
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是却可以找到相似度极高的,行情也是一样。所以我们的目的不应该是找到完全相同的树叶,而是找到类似的树叶,就够我们赚到盆满钵满。
我们的技术方法,就是为了在不断重复的行情走势中,捕捉到类似的形态,加上成功率和盈亏比的优势,做出最终的利润来。
大家的问题通常不在于建立技术标准,而是在于“如何等待”,因为大家都害怕自己等不来这种机会,害怕未知的未来,但耐心往往就是区分开盈利者和亏损着的横梁。
所以我们得了解做复盘的意义,一个是为了测试自己的技术策略,一个是为了了解历史行情的规律,当你明白几十年的历史走势一直在重复时,你对未来的走势才不会有那么多的顾虑,交易自然更有信心。
认知三:我们要有成本观念。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我们在生活中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通过失去一些东西换取的,哪怕是小偷不劳而获地偷东西,他也承担着被发现被揍的风险啊。
就像我们想拥有一个东西,就得花钱买,花的钱就是我们付出的成本。
我们想收获一段爱情,付出了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这也是一种等价交换。
我们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长,也是用无数痛苦和失败堆砌起来的,这也是一种交换。
道理我们都懂,但是一到交易中就完全变样了。我们总想着不劳而获,总想着以小博大,总想着最好不花任何成本就获得极大的盈利,这样交易不可能不走形。
我们做的每一笔交易,首先都是考虑自己能承担的亏损,再去考虑自己可能换来的利润,这就是交易中的风险意识,我们也一定要有这种成本观念。
不光是金钱的成本,我们想获得超越别人的交易认知和交易技术,我们也得付出相应的成本,比如付出很多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做很多的复盘,有很多的时间用来思考等等。
所以多数情况下,我们想取得的成就越大,就得付出越多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情绪成本等等。
等你真的学会付出成本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那么难,你的上升空间也会提高一个档次。
认知四:群体极化和从众效应。
我发现人类就是一种终生在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群体,好像得到别人的认同,就会让自己更愉悦,更安心。
包括早期做交易的我也是一样,很喜欢加各种各样的群,喜欢听听别人的看法,晒晒自己的盈利,羡慕嫉妒恨一下别人的成就。
有时候在这种群里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赏,比我自己做交易盈利了还开心,因为满足了我自己的虚荣心和被认同感。
然而,群体往往都是不理性的,尤其是当一个观点被很多人认同的时候,它就会被默认为是正确的,这在交易中是很可怕的事情。
比如原来你对黄金是多头的预期,但是群里大家都在讨论空头,甚至很多人表达了非常笃定的观点,还拿出了很多证据,这时候你可能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也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极端确定”,你觉得黄金一定是空头了。
然后现实交易中,黄金由空转多,明明已经符合了你原来的预期,但你还是依然坚信它的空头,因为大部分人的观点给了你这种信心,所以你可能甚至都不会设置止损,结果到最后亏得一塌糊涂。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处在一个群体中,就会更加相信绝大多数人赞同的观点,甚至会改变自己的观点,来显得自己“合群”。
就像我曾经在群里认识的一个老大哥,交易非常有经验,当时我交易的时候,他跟我做了相反的方向,他马上就来劝我,让我赶紧换过来,群里也有很多人在劝我。后来我没碍住面子,把订单做了反手,结果行情走反亏了很多。
这时候你还无法去责怪他人,因为做决定的是自己,你也无法以一己之力去对抗这个群体,只得夹着尾巴愿赌服输。
所以为啥我说想做好交易,最好是不要去加入一些群体,因为杂音很多,大家为了消除自己对未来行情的恐惧,选择思维上偷懒,去相信别人的判断,这就完全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即便是亏了也只能吃哑巴亏。
Tuyên bố miễn trừ trách nhiệm: Quan điểm được trình bày hoàn toàn là của tác giả và không đại diện cho quan điểm chính thức của Followme. Followme không chịu trách nhiệm về tính chính xác, đầy đủ hoặc độ tin cậy của thông tin được cung cấp và không chịu trách nhiệm cho bất kỳ hành động nào được thực hiện dựa trên nội dung, trừ khi được nêu rõ bằng văn bản.


Tải thất bạ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