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量 197 
查看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的持仓后,大家可能会对这种状况产生疑惑:一方面是热门股票的估值普遍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让人下不去手;另一方面是不少热门股仍在不断被基金经理们追捧。面对这种矛盾的状况,普通投资者该作何选择?是追高买入高估值股,还是潜伏低估值股?市场风格会转向吗?首先,大家都在说好赛道拥挤,那么当前市场交易到底拥挤到了何种程度?下面做了这样一种统计:将全部A股中,每日成交额前300名的股票,定义为热门股。将这300只股票的成交总额占全市场成交额的比例,定义为“热门股交易集中度”;将这300只股票的成交额加权PE(TTM)定义为“热门股PE”。下图展示的是,从2006年初以来,截至上周五,热门股PE与交易集中度这两个指标的60日移动平均线。可以发现,二者自2013年后便呈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反向关系。交易集中度(蓝线),在2015年底达到历史低点之后,中枢便开始总体抬升。2016年也是A股这一轮大蓝筹风格的起点。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第一季度,交易集中度在达到阶段性高点之后便出现了下降,一直到目前,仅处于历史11%分位的位置。在交易集中度下降的同时,热门股的成交额加权PE(红线)却在不断抬升,目前已经达到历史76%分位。如果简单把蓝线理解为“量”,红线理解为“价”的话,那么当前的市场类似于“量价背离”。并不太高的交易量撑起了较高的估值。或者可以解释为,因为市场热门股的估值较高,多数人已经不大愿意再去买入如此“贵”的股票,交易集中度因此不断走低。事实上,结合市场指数走势可以发现,当量价背离达到极值时,市场一般便会开始新一波周期的上涨,比如2006年初、2009年初、2014年底以及2016年初,但前后的市场风格可能发生转向。目前来看,当下市场的红蓝线背离程度也较大,与2014年第四季度较为相像。这可能预示着市场风格发生转向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另外,3200多点的大盘指数会出现大幅下跌吗?毕竟热门股估值已经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这里认为不会。上图显示出,一般在热门股的PE与交易集中度同时处于较高位置时,指数才有可能达到历史大顶,比如2017年底-2018年初、2015年上半年。根据申万宏源的统计,公募基金三季度加仓了主板和中小板,减仓创业板和科创板,科创板开板5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减仓;从大类风格来看,公募加仓周期/中游制造/金融,减仓消费/成长/稳定板块。根据东吴证券的统计,周期板块持股市值占比从20Q2的15.6%提升至20Q3的20.4%;金融地产板块从7.5%提升至8.2%。消费板块持股市值占比则从48.0%下滑至47.1%;TMT板块从28.4%下降至23.9%。从公募基金的行为可以看出,低估值的周期、金融地产得到了加仓;而高估值的消费、科技进行减仓。这与上一部分我们刻画交易拥挤程度得出的结论一致,一些资金已经开始从热门股撤离,并布局低估值板块。在市场中,无论逆势还是顺势,提前做好布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 End -

作者:证券之星,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asia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