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原油贸易的核心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波动始终牵动着全球经济神经。自1988年首份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上市以来,这一承载着北海油田基因的定价标的,历经四次油价剧烈波动周期,逐步构建起融合地缘政治、供需格局与金融化特征的多维定价体系。Pepperstone研究团队基于历史数据与市场机制,系统梳理布伦特原油期货的发展脉络、价格波动特征及核心影响因素。
01
布伦特原油价格发现功能演进
布伦特原油期货的诞生源于北海油田开发带来的品质升级。相较于传统中东原油,其0.37%的低硫含量与38API的轻质特性,完美契合欧洲炼油厂工艺需求。1988年合约推出初期,其日均交易量仅1.5万手,但凭借伦敦金融城成熟的衍生品生态,布伦特迅速构建起覆盖勘探、运输、仓储全链条的定价体系,目前日建军交易量已经可以达到100万手。
当一个期货合约交易量越多参与交易的机构愈发多元化的时候,其价格发现机制也会得到强化。全球已有超过80%的国际原油贸易定价是基于或者参考布伦特原油的价格。
02
地缘政治和布伦特原油价格
2003年伊拉克战争引发的供应中断,验证地缘风险溢价对定价的冲击效应。
由于俄乌的战争,欧盟成员国2022年12月对俄海运石油出口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达成协议,七国集团和澳大利亚宣布将与欧盟实施同样限价政策。当消息公布之后,布伦特较迪拜原油溢价扩大至5美元/桶,这种区域性定价分化为跨市场套利提供了显著机会。
新冠疫情引发的供需错配,则创造出史无前例的价格形态。2020年4月20日,WTI原油期货首次出现负价格结算,尽管布伦特未现极端行情,但其与WTI价差一度扩大超过8美元/桶。
03
布伦特原油的三级驱动力
当前布伦特油价形成机制已形成三级驱动框架。
基础层是OPEC+剩余产能与北美页岩油成本曲线构成的供给约束。
中间层是美元流动性与期货市场结构的金融化传导,CFTC数据显示当非商业净多头持仓占比突破25%时,价格波动率将放大30%。
最上层则是地缘政治风险溢价与能源转型预期的叠加效应。
免责申明:本文涉及的资料与意见仅供咨询分享和投资理念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交易建议。
往期回顾



作者:激石华文服务,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asia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