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效应”源自一个非洲寓言: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
其实它们吸取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让野马没命。
然而,野马被叮咬后,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和烦躁,于是开始暴怒、狂奔,试图甩掉蝙蝠。
最终,很多野马会因精疲力竭而死亡。
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它揭示了一个普遍现象:
人们会因为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小挫折或他人的轻微冒犯,而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反应。
如果无法冷静下来,有效管理这些情绪,最终会导致自身在情绪、心理、生理甚至人际关系、事业等方面遭受远大于初始事件本身的重大伤害。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野马效应(5分钟走出负面情绪。)
周末重温《三国演义》,其中有个片段尤其令人深省。
桃园结义三兄弟中,关羽败走麦城后被东吴所害,张飞知道后,悲痛欲绝,发誓要为兄长报仇。
他急忙命部将范疆、张达在三日内置办全军的白旗白甲(丧服),准备挂孝攻打东吴。
但范疆、张达认为,时间太仓促了,根本无法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所以硬着头皮去汇报,请求张飞给多点时间准备。
然而,被复仇怒火吞噬的张飞,将TA们的合理请求曲解为存心怠慢。
暴怒之下,他将俩人绑在树上鞭打,然后下了死命令:“若违了期限,即杀汝二人示众!”
范疆、张达被打得半死,且深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成任务,等待TA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TA们为了活命不惜铤而走险,趁着张飞醉酒沉睡、防备松懈的时候,潜入帐中刺杀了TA,并带着他的首级去投奔了东吴。
在心理学上,张飞的行为和最终的结局,其实就是“野马效应”的生动写照。
“野马效应”源自一个非洲寓言: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
其实它们吸取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让野马没命。
然而,野马被叮咬后,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和烦躁,于是开始暴怒、狂奔,试图甩掉蝙蝠。
最终,很多野马会因精疲力竭而死亡。
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它揭示了一个普遍现象:
人们会因为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小挫折或他人的轻微冒犯,而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反应。
如果无法冷静下来,有效管理这些情绪,最终会导致自身在情绪、心理、生理甚至人际关系、事业等方面遭受远大于初始事件本身的重大伤害。
张飞的悲剧正是如此。
范疆、张达关于任务困难的禀报,本身是一个合理的,甚至是尽责的反馈。
但张飞却因关羽的死积压了巨大的悲痛和愤怒,使得他失去理性的判断能力。
最终将俩人和自己逼上绝境,引发后面无法挽回的灾难性事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遇到刺激时,大脑中负责快速情绪反应(尤其是愤怒和恐惧)的杏仁核会被优先激活。
如果此时负责理性思考和情绪调节的前额叶皮层反应不够快或不够强,就会被“情绪脑”劫持,导致冲动、非理性的过度反应。
这种效应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比如:
你可能因为同事一句无心的评论,就感到自己被质疑和轻视,整天沉浸在愤怒和委屈的情绪中,无法专注工作。
下班回家后,看到孩子的玩具没收好,就大发雷霆,引发家庭争吵。
原本只是职场中一个微小事件,最终却导致工作受挫和家庭矛盾。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心中的“野马效应”,避免被微小的情绪“带跑”呢?我们不妨试试下面3个办法。
1.掌握“6秒暂停法则”
科学研究表明,情绪触发后,从杏仁核主导过渡到前额叶皮层介入调节,大约需要 6秒钟的时间。
这宝贵的6秒,并非要我们否定和压抑自己的情绪感受,而是“主动暂停”——
深呼吸,或者喝杯水、上个厕所之类的,在说话或者行动之前,刻意保持6秒钟的沉默。
这样可以让我们在情绪风暴的中心找到一个短暂的“安全区”,以便我们能更冷静和客观地应对当下的情绪,而不是瞬间被情绪击垮。
2.进行“认知重构”
认知行为疗法戴维·伯恩斯教授认为,让我们痛苦的,往往并非现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和想法。
比如你发一条信息给朋友,结果对方一整天都没回,你大脑中第一个想法可能是:“她怎么突然对我不理不睬的,她是讨厌我吗?”
因此陷入内耗中,甚至反复猜想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事情惹她生气了。
你可以尝试替换个思维:
“她今天可能太忙了,都没来得及回复我的信息。晚点我再联系她。”
同时通过实际行动去验证该想法是否正确,而不是自己胡乱猜测。
比如过几天你再发信息给朋友:“最近你很忙吗,发的信息都没回,一切都好吗?”
很可能你会收到朋友的回复,说自己只是工作压力大,看漏了信息。
通过不断练习认知重构,我们可以逐渐改变习惯性的负面思维模式,建立更健康、灵活的认知方式。
3.建立更丰富的支持系统
当微小刺激瞬间击垮情绪防线,而自己又无法很好地安抚自己时。
请记得不要独自内耗,尝试勇敢地与信任的朋友、家人或伴侣聊聊自己的困扰,寻求情感支持和建议。
很多时候,感受被倾听和理解,就能消解大半的情绪重量,你会发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
如果当下不便倾诉,或者你更习惯自我消化情绪,那么主动学习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掌握情绪管理技巧,也会是非常有益的途径。
因为真正伤害我们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过度反应。
学会识别那些微不足道的“吸血蝙蝠”,在情绪失控前,运用理性思考重新评估,并通过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压力释放技巧来应对,是避免被“小事”拖垮的关键。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心理学,开启了认识自我、理解自我、发展自我的旅程。
Tuyên bố miễn trừ trách nhiệm: Quan điểm được trình bày hoàn toàn là của tác giả và không đại diện cho quan điểm chính thức của Followme. Followme không chịu trách nhiệm về tính chính xác, đầy đủ hoặc độ tin cậy của thông tin được cung cấp và không chịu trách nhiệm cho bất kỳ hành động nào được thực hiện dựa trên nội dung, trừ khi được nêu rõ bằng văn bản.
Tải thất bại ()